智能家居施工中的“講究”
智能家居由系統組成,由服務完成。“服務意識”,在設計環節中的重要性已經被每個服務商,直至每個服務人員甚為重視了,因為那是簽約的前提,是競爭的資本。但是簽約之后呢,作為工程師,能不能以“講究”來自律自己的行為,在每一個細微的環節上做到不“將就”,因為容易被忽略,很多時候,就不那么被重視了。
今天從使用者可以看到并易于理解的三個點來說明,什么是施工中“講究”,服務意識到底有多重要。
1、面板安裝:
面板的安裝看似沒有技術含量,其實蘊藏著經常被忽略的服務意識。安裝到位的面板看起來是不是美觀?尤其是并排在一起的面板是不是高低一致,中間的縫隙是否均勻?看似簡單,其實從最初裝修安裝面板的底盒開始,就已經在考驗施工人員的服務意識了——底盒高度必須在一條水平線上,中間預留國家標準86MM外框的距離,為面板安裝打下良好的基礎;安裝面板時,在擰緊固定螺絲前,需要將面板調整到橫平豎直,以確保美觀為標準。
面板背后的接線是隱藏著的,更是考察責任心的重要環節。剝線的長短是否合理,接線是否符合標準,膠布是否纏繞得足夠牢固——確保不虛接,并避免短路的隱患。
2、機柜:
無論是強電還是弱電,機柜可以說是智能家居的“心臟”,直接反應了施工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意識。
首先,設計是基礎,箱體設置位置是否合理——影響到布線施工是否足夠簡單,能否盡量節省線材;箱體內布局是否合理——關系到模塊安裝的簡潔程度,排線是否美觀、易于查找;圖紙是否完善——施工人員可以直接按照圖紙實施,以節約溝通成本。
接下來的施工,是否完全依照圖紙實施,排線是否合理,標簽是否齊全,更是考驗施工能力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售后服務人員是否可以快速找到相關模塊及模塊間連接的位置。
3、手機控制編程:
就現有的智能家居功能來說,手機控制是相當關鍵的環節。大部分手機(PAD)的控制方式是定制的,尤其是功能較為復雜的別墅。
首先是控制界面的設計,它包括是否符合大眾審美,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個性喜好,切換每個界面的邏輯是否符合正常的思維邏輯,是否符合使用者的生活邏輯,甚至還包括每個按鍵是否足夠清晰,間隔的距離是否合理等等。其中蘊藏著后續編程的準確程度及合理性。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是否可以不用學,看了就會用,用起來就離不開。
軟件運行在硬件中,其優劣更不易覺察。但其框架是否齊整,功能場景是否實用,邏輯是否合理,語句是否簡潔,直接影響使用的實際效果,以及后期升級的服務質量(售后服務很可能換人)。
由此看來,智能家居的實施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下一個環節的基礎,都是最終的效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果前面的環節“將就”了,后面的環節再追求完美也不可能“講究”。所以,任何一個看似簡單、且沒有技術含量的施工環節,都需要足夠的服務意識。智能家居施工中的“服務意識”在于:不但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盡善盡美,還需要格外顧及關聯工種和工序,提供盡可能的便利,以避免一切可能的隱患。
智能家居施工中的服務意識往往又是最不易被察覺的,這取決于“責任心”,而每個人心中的“講究”和“將就”可能有著天壤之別。因此,來自于公司層面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就顯得格外重要。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沒被質疑的自覺”是需要獎勵的!有品質的服務是需要成本的!買了東西就該享受到的服務,只能是基礎服務。作為使用者,可能會認為:“我花錢買的就是結果,而非過程”。作為服務商,我要強調:智能家居是系統,是服務,是使用中仍然需要不斷更新的長期服務。不是簡單的“0”和“1”,而是由設計、產品、施工、售后中的每個點滴環節組成的曲線,只有這條曲線“講究”了,智能家居的生活才能“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