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aocau"><strong id="aocau"></strong></nav>
  • <menu id="aocau"></menu>
    <xmp id="aocau">
  • 請登陸后臺添加(banner)標題

    新聞中心

    智能家居人,應該懂嗎?

    * 來源: 嗨十年 * 作者: 智能家居十年 * 發表時間: 2018-11-29 16:14:04 * 瀏覽: 170

    你知道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 GB/T 18883-2002  2003-03-01實施)中,甲醛的最高限值嗎?你知道測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嗎?如果不知道,怎么來判斷需要使用的測量產品是否合格,數據是否準確?依據不準確的數據,即使通過智能控制,看似達標了,也只是心理安慰吧!


    你知道LED燈具的頻閃嗎?你知道不可見的頻閃對人體的傷害嗎——頭痛、眼疲勞、光敏性癲癇病?你知道對于頻閃的國家標準嗎?你知道測量頻閃的手段嗎?是不是如此的安全隱患,比防盜、防火更應該值得防范?比燈光的亮度組合場景更應該重視?


     


    空氣和光是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至少應該等同于我們對地溝油、轉基因的重視程度。提高生活品質,的確應該從美觀居住環境開始,因為它通過短期的創造就可立現眼前。然而,每時每刻的生活都離不開的空氣和依賴的光,只能依賴科學的測量工具,不但看不見摸不著,而且可能日復一日地逐漸傷害我們的身體,導致疾病,直至斃命。可悲的是往往不被重視。


    作為智能家居人,我們理解并重視這些隱形殺手嗎?此類殺手很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已經很可怕,如果知道,不重視就更不應該了。你可能要說,這些輪不到我們,關注光污染的該是燈具的制造者,治理空氣應該交給新風和空氣凈化設備。沒錯,智能家居只是完善這些設備的控制方式,實現聯動的功能。但是,智能家居的首要目標就是“舒適”,但如果連最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證,還談何舒適?


     


    智能家居其實就是,由軟件(邏輯)根據探測器識別出的各種類型數據,來驅動所有電器,使之相互聯動,打造出適應各種生活場景的“舒適”。因此,探測器的探測數據精準與否,電器的執行效果準確與否,應用邏輯的合理與否,是智能家居的三個關鍵因素,缺一不可。


    我們的關注點大多停留在技術層面,產品的質量是否穩定,接口是否配套,還可能關注產品是否美觀,界面是否符合操作邏輯等等。其實我們更應該擴展思路,關注我們認為的智能家居以外的知識,無論是專業技術,通用技術,還是生活常識。前幾天讀到的一篇文章中,嘲笑智能家居人混淆了蜂窩的5G和WI-FI的5G。同行如若真存在如此認知盲點,確實該反省。網絡上還看到一張圖片,看似幽默得有點離譜,實則是智能家居的應用邏輯跑偏的夸張體現。作為智能家居人不該只莞爾,該深思:難道智能家居真的這么弱智,真的只是心理安慰,真的還在制造麻煩?!


     


    智能家居的外延可以無限擴展,也可以縮小內核到一個產品的一個功能,它來自于我們對智能家居的駕馭能力,也來自于客戶對于舒適的理解和追求,和對我們的信任程度。現階段不夸張地說,我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直接影響客戶的追求。


    因此我們不但應該常常自省:推薦的產品是最適合的嗎?服務是最優秀的嗎?價格是最合理的嗎?我們更應該持續不斷地學習,智能家居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學習的邊界,技術是需要鉆研的,美感是需要培養的,路徑很多,有心者處處皆學問。

    爱人韩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