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aocau"><strong id="aocau"></strong></nav>
  • <menu id="aocau"></menu>
    <xmp id="aocau">
  • 請登陸后臺添加(banner)標題

    新聞中心

    智能家居的“說服”

    * 來源: 嗨十年 * 作者: 智能家居十年 * 發表時間: 2018-11-29 16:11:25 * 瀏覽: 164

     

    幾天前讀到了一篇黃執中的文章《說服人的3個底層邏輯》,深有感觸,不由聯想到了智能家居,畢竟說服客戶是契約的前提。這3個邏輯總結如下:


    1、沒有人喜歡被改變——讓TA自認為應該改變。

    2、沒有人喜歡不知情——告訴TA理由。

    3、沒有人希望沒退路——留給TA反悔的權利。


    從提升客戶對智能家居的認知開始,到探討需求,再到解決方案的反復商談,經歷爭論成交價格,最終達成合作,是一個漫長的“說服”與“被說服”的過程。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順利完成這個過程呢?


    1、從智能家居的角度來看,“改變習慣”不如增加還沒有形成的習慣——附加功能。


    例如空調控制:


    在原有空調系統和功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只需要增加空調外控板和網關,用一條網線將空調室外機連接到網關,通過協議對接就可以完成附加功能。包括:遠程查看和控制空調;夜間自動上調溫度,以適應睡眠模式。如此價格可以接受,同時施工并不復雜的附加的功能,應該可以被順理成章地接受。


    再例如無線網絡覆蓋:


    這已經是新住宅必備的基本功能了。只要專業性和價格在可接受的范圍,應該不屬于“被改變”的范疇,達成共識應該不難。


    再例如感應控制:


    在過廳、通道等區域加裝感應器,實現人來燈亮,離開燈滅。這樣的功能在很多辦公空間、公寓的樓道已經被經常性地使用了。如果應用在我們的設計中,該屬于正中下懷的需求了。


    如果與客戶討論智能家居的過程是從如此這般不需要改變,“正中下懷”的功能開始,逐漸地建立相互的“信任”也就順理成章了。其原因在于,我們既幫助客戶解決了必須解決的問題,又幫助客戶解決了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麻煩。有了信任基礎,我們需要了解的真實需求,就會得到詳盡的答案。以此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才能是真正的定制,才是客戶自認為應該的改變。


    我們往往自認為是專家,或妄想用堆砌專業詞匯來冒充專家,其實得到客戶的認可和信任,才是服務的開始。


     


    2、客戶不僅有權力知道產品的單價,還應該了解服務費用的核算方式,并如同產品價格一樣有據可查。這才是真正的知情,才是付款的理由。首先我們要讓客戶明晰集成服務都做了什么,復雜程度和技術含量才是衡量值與不值的標準。


    例如:設計費到底值不值錢,值多少錢?


    再例如:產品安裝的費用是否應該與產品本身的價值相關聯,如何關聯?如果不關聯,取費的標準該如果計算,依據又是什么?


    再例如:編制軟件如何取費,流程有多復雜,依據又是什么?


    作為集成服務商,本質上應該以收取服務費用,而非靠產品的進出差價來賺取利潤。作為客戶,不但有選擇服務商的權力,還有選擇自行采購產品的權力。


    目前,對于集成的服務費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更無據可查。但是這一定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要以客戶認可服務的價值為前提。作為智能家居家居人都該為此而努力,盡早讓客戶心知肚明地付出,讓服務商心安理得地收獲。


     


    3、讓客戶隨時可以反悔,不僅可以賦予客戶更多選擇的權利,同時也可以表明服務商對自身服務質量的充分自信,豈不兩全其美。


    如果能將產品價格和服務費用徹底分離,并按照實際服務內容和采購產品的時間節點收付款,就可以讓服務商的服務及時得到回報,同時還可以讓客戶在漫長的裝修過程中,隨時反悔地選擇更愜意的產品,或解雇并更換新的服務商。


    例如:客戶找到了外觀更滿意或價格更得人心的產品。


    再例如:客戶對服務商的現場服務失去信心。


    隨時反悔,服務商盡責的服務和客戶及時的付款是前提。


     


    總之,只有滿足了客戶“正中下懷”的需求,“心知肚明”的價格,“隨時反悔”的選擇,集成商才能得到根本的“信任”,才能將自身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爱人韩国电影